海州区地处黄海之滨,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与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、长三角经济圈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交汇点,是连云港市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2014年5月2日,经国务院批准,原海州区和原新浦区合并,成立新的海州区,行政区域面积701平方公里,耕地47.8万亩,户籍人口73万,常住人口83万,近三年,海州连续经历四次区划调整,除去高新区范围,全区实际管理面积548.7平方公里,耕地37.1万亩,辖4个镇、11个街道、1个省级开发区、1个国营岗埠农场,共有79个村、100个社区。
海州历史悠久,人文荟萃。海州是连云港市的城市之根、文化之源,素有“东海名郡”和“淮海东来第一城”之称。有印迹可考的历史达1万年,建置历史2000多年,先秦时期置朐县,公元前212年设郡,1500年前建城,拥有“东方天书”将军崖岩画、孔望山摩崖造像等诸多国家级文化遗产。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”之首孔子数次远赴海州讲学论道、登山望海,《西游记》、《镜花缘》两大世界名著的诞生地。约300年前,城区随海岸线东移变迁,到近代特别是1925年陇海铁路修到大浦港,以民主路老街为标志的新浦商业日渐繁盛。
海州区位优越,交通便利。城区东距连云港港口28公里,西距白塔埠机场25公里,陇海铁路穿城而过;连霍高速(G30)、沈海高速(G15)、长深高速(G25)及310国道、204国道、323省道绕城而过,苏北最大的连云港新国际机场、连淮扬镇铁路、连盐铁路、连徐客专、连青铁路即将建成,蔷薇河、新沭河等7条主要河运航道直通外海港口和京杭大运河,快速公交系统(BRT)网遍布城区,形成了包括港口、铁路、航空、河运以及高速公路在内的立体交通体系。
海州经济发达,商贸繁荣。服务业繁荣兴旺,在城区,以解放路、海连路、通灌路、南极路为核心的“井”字形千亿商圈全面形成,陇海步行街、民主路老街、盐河巷等特色街区消费业态更加丰富,是连云港市的商贸核心;在城郊,围绕解放东路、310国道和老204国道,打造“U”字形专业市场和货运物流产业带;围绕智慧物流产业园,打造城市电商仓储物流中心。都市工业提质增效,以海州开发区为主阵地,与乡镇工业园错位发展,装备制造、新医药“双百亿产业”逐步形成,新能源、新材料产业培育做大,正大天晴、日出东方、天明机械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。现代农业做精做细,拥有花果山国家级出口蔬菜示范区以及海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区、江苏农垦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个省级园区,设施蔬菜、花卉苗木、水产养殖三大产业逐步形成。2015年,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0.7亿元,同比增长11.2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.3亿元,增长10.8%;服务业增加值189.9亿元,增长13.2%;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98.8亿元,增长22.2%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29.3亿元,增长18.5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.7亿元,增长12.2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.3亿元,增长8.8%;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;外贸进出口10.7亿美元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.85万元、1.38万元,同比分别增长9.1%、9%。
海州山水秀美,宜居宜业。城区位于花果山、锦屏山两大名山之间,辖区拥有花果山、孔望山、桃花涧等4个国家4A级风景区、1个3A级景区和7个2A级景区,旅游宝岛——月牙岛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首选之地,蔷薇河、盐河、玉带河环山绕城,10余条大小河流分布境内,资源禀赋和生态本底丰厚,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。城区集中了全市主要的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养老等公共资源,拥有小学47所、初中12所、省三星级以上高中4所、专科学校3所、大学5所和7家综合性医院,拥有完善的现代服务功能。
当前,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、江苏沿海开发、长三角一体化、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、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五大国家战略在海州叠加集聚,成为助推海州跨越奋进的强大动力。全区上下将以改革创新为指引,以区域融合、人才汇集、要素集聚为契机,以“建设生态宜居、人文荟萃、经济繁荣、社会文明的现代化中心城区”为总体目标,以“建设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和更高水平小康社会”为近期奋斗目标,凝聚各方力量,努力打造文化之城、商贸之城、创业之城、宜居之城、首善之城。
© CopyRight 2006 - 2017 西安交通大学连云港科技园 苏ICP备20021286号-1